23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定制热线: 400-666-3615

锂电池基本有哪些新型负极材料?

2021-03-18   点击量:435

锂电池负极材料的主要种类有天然石墨(59%),人造石墨(30%),中间相炭微球(8%)及其他类型(3%)。石墨类负极材料仍然占据锂电负极材料的主流地位,但近年新型负极材料(如钛酸锂等、石墨烯)等的研发与应用也开始受到业内关注。


①钛酸锂


尖晶石型钛酸锂被作为一种备受关注的负极材料,因具有如下优点:


1)钛酸锂在脱嵌锂前后几乎零应变;


2)嵌锂电位较高(1.55V),避免锂枝晶产生,安全性较高;


3)具有很平坦的电压平台;


4)化学扩散系数和库伦效率高。


钛酸锂的诸多优点决定了其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和较高的安全性,然而,其导电性不高、大电流充放电时容量衰减严重,通常采用表面改性或掺杂来提高其电导率。


②硅基材料


硅作为锂电池理想的负极材料,具有如下优点:硅可与锂形成Li4.4Si合金,理论储锂比容量高达4200mAh/g(超过石墨比容量的10倍);硅的嵌锂电位(0.5V)略高于石墨,在充电时难以形成锂枝晶;硅与电解液反应活性低,不会发生有机溶剂的共嵌入现象。


③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是一种石墨化结构的碳材料,自身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同时由于其脱嵌锂时深度小、行程短,作为负极材料在大倍率充放电时极化作用较小,可提高锂电池的大倍率充放电性能。然而,碳纳米管直接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会存在不可逆容量高、电压滞后及放电平台不明显等问题。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378886361)

钜大特种电池工程研究院

钜大特种电池工程研究院

钜大特种锂离子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是由东莞钜大电子有限公司兴建,并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相关科研团队联合运营的特种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研发中心,研究中心秉持"以特殊环境、特殊用途和特殊性能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创新驱动"的办院方针,力求满足用户独特的需要,从而为用户创造独特的价值。